禽藥銷售部電話:0371-56535333
禽藥銷售部電話:0371-56535059
【牧翔智慧】勇做商業文明的探索者(六)
發布時間:
2020-08-06
當放下應該放下的,刪除應該刪除的,我們的心就開了,于是乎我們的能量涌動不息,我們的腦洞大開,靈光乍現。
讓你靈光乍現的,一定是在有能量的地方,或遇到了點燃你的人,或一次有感覺的經歷和當下的新想法發生了一次共振。
7月22日早上晉城的寶山禪寺,空氣異常清新,我完全融入了,產生了共振: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自然規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很像張弓射箭,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但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余的人。
那么,誰能夠減少有余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利他者才有所作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
人之道,指人類社會的一般法則律例。損就是減損,減損多余的,補充不足的。人之道最后就是平衡到天之道,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你不管多牛最終都得回到損有余而補不足上面。以破壞自然,以利己為終身目標的人最終沒有善終。
智慧大神吳伯凡通過解讀《失控》這本書,讓我們了解了人道必須順從天道。
《失控》講到,大管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讓系統內部自我協調、自我平衡、自我給予、自我支撐。上蒼管理這個世界,他肯定不是“一點對多點”這么去管理的,不是說你要什么,他給你什么,其實他是一個“讓眾生幫助眾生”的過程,是一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樣一個讓大家互相幫助的過程。
“多點對多點”和“一點對多點”的這兩種運行模式是很不一樣的。在我們中國民間宗教里,往往都是有求必應,例如求官、求職,都是一跪拜,就要有直接的反應,這種機械式的基本上是迷信,你按一個鍵,然后出來一個結果,那叫機器,而《失控》這本書里頭,給我們展示的一個世界觀是,你跟世界的關系不是你跟機器之間的關系,機器的結果是直接的,而生物體是一個生態的關系,當你給出一個命令或請求,它以一種它自身的運行方式反饋你,這就叫系統思維。
有時候拜佛,不是迷信,而是一種自我的告知。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做成了一些事情,而有些人一事無為或者說一事無成。前者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很清晰地知道我要什么,他每時每刻,哪怕看到一張扔在地上的報紙,公車里面的一本雜志,或者聽到出租車里面收音機的東西,只要是跟他有關的能幫助他的,他都關注,所以他能夠在萬千世界當中尋找各種的機會和各種善緣去成就自己,這個情形就是你的意識雷達的問題。
從更高的層次上來看,這就是每一個人應該在人群當中尋找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期盼有個上蒼給你,這也是《失控》這本書一再給我們強調的。
關于自我平衡,在《失控》這本書里面講到一個故事,說的是要成就一個非常好的草原,讓各種生物都長起來,需要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火,野火。
以前我們總認為野火對一個草原來說是毀滅性的東西,但是后來發現正是因為有了野火之后,這個草原的生態才更加多樣性,每過幾年的一次大火,其實有助于整個生態的平衡,我相信在這個草原當中另外一些生物也有類似的情形。
狼也是一樣。在過去蒙古人的傳說里頭,狼是草原的守護神,所以狼是不能亂打的,尤其是不能打幼崽,不能夠到狼窩里頭去把小狼給挖出來,用這樣一種竭澤而漁的方式把它給消滅掉,這是很不公平的。
當年輕人聽到這些東西的時候,覺得是很迷信的一件事情,剛開始還不覺得,后來發現狼少了以后問題就來了。首先兔子多了,澳大利亞曾經出現過兔子成災的情況,由于澳大利亞的草原沒有狼,兔子的繁衍速度非常快,一年好幾窩,兔子在整個草原上打洞,它吃草的速度也非常快,導致草場被毀得很厲害。結果是兔子多起來,羊沒有草吃了。后來他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用很密很密的鐵絲網把地面蓋住,讓兔子出不來,悶死在里頭。這個成本非常高,也解決不了問題。在蒙古草原上也出現過兔子泛濫成災的情況。其次就是旱獺也泛濫成災,旱獺有一個特點,它的洞都是七彎八繞的,像一個綿長的地道,一是為了方便逃生,不會一下子就被抓到,二是適合過冬,經過七拐八拐后,保暖性能非常得好,冬天在那里頭過得很爽;三是洞容積非常大,夏天可以儲存大量的草。但關鍵是草原上草多了以后蚊子就多,洞越來越多的時候,蚊子就有藏身之地,在旱獺的洞里頭很溫暖,本來以前的蚊子一到冬天大量凍死,數量保持在一個可以忍受的量級里,但是由于旱獺洞多了,囤積的蚊子就越來越多,蚊子的繁殖速度都是幾何級數的,每多出一個蚊子,就等于多出一窩蚊子。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可怕的蚊災就出現了,馬身上就像鋪了一面毯子似的,馬本來是用它的馬尾巴打蚊子,但去不掉,好多馬就活活地就被盯死了。
另外,狼的減少也直接導致馬的群種開始退化,狼在追馬時,跑得慢的馬自然就被淘汰了,尤其是那些種馬,年老了自然就會被狼吃掉,但是由于沒有狼,這些種馬也能夠保留下來,所以它的種質量就越來越差。馬對草原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間接導致交通工具、生產工具的衰落。
騰格里是天神的意思,是草原和草原人民的守護神,也是大自然的規律。草原的自然規律就是羊吃草,狼吃羊,人打狼,但都是有一定數量的,這就是食物鏈,生態平衡的規律,無論是人、羊、狼、草,任何一個物種的過量都是災害,都是違反了自然規律,大自然就會給予懲罰。若是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律,騰格里就會保護草原和草原人們世代繁衍。
前人的愚昧,后人肯定要去買單,狼圖騰所在地騰格里屬于中國沙塵暴源頭之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正在實施退牧還綠的生態恢復。資料顯示,在總面積為27萬平方千米的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沙漠、戈壁、荒漠草原各占三分之一,巴丹吉林、騰格里和烏蘭布三大沙漠在這里交匯,其中巴丹吉林沙漠為世界第三大沙漠。2000年以來的多起沙塵暴源于阿拉善大漠。阿拉善生態有三大天然屏障:賀蘭山原始森林、古弱水河畔的胡楊林、荒漠草原上的梭梭林,但經過歷年不顧后果的開發,原來的綠色屏障已殘缺褪色。
賀蘭山原始次生林僅剩35萬畝(15畝合一公頃),胡楊林由最盛時的170多萬畝銳減到50多萬畝,梭梭林由原來的1700多萬畝減少到300多萬畝。2000年以來,阿拉善盟經過反復調研和試驗后,提出把人口和牲畜撤出僅存的綠色,把綠色交還大自然自由延伸和擴展;國家有關部門積極部署黑水河(古弱水河)分水方案,給阿拉善的綠洲以充分的滋養;澳大利亞派出了十幾人的專家組,常年在這里進行生態意識教育及恢復生態的研究。為找回綠色,阿拉善啟動了“五步走”退牧還草的生態恢復工程。這一工程除“三大屏障”的禁牧封育以外,還包括了騰格里沙漠東緣200萬畝飛播封育區的退牧,最終將擴展至占全盟國土三分之一、總面積約9萬平方千米的荒漠草原區的全面退牧。截止2000年,阿拉善生態恢復系列工程中的第一步——總耗資近1000萬元的賀蘭山禁牧搬遷一期工程已順利完成,15萬頭牲畜和2000多口人全部搬出賀蘭山。
另外,胡楊林帶、梭梭林帶、人工飛播封育區等幾項禁牧措施的前期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有關人士預測,半個世紀以后,阿拉善荒漠草原區的草場覆蓋率將由已有的6%提高到40%左右。
狼圖騰的故事所講的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實際上所有的控制不是由一個體外的人非要強行控制的,而是透過內在系統各自的平衡而達到的一種控制,所以失控的原因就是讓他自己弱控制,而體外的人對他進行了強控制。
草原是自主自治管理、自我修復,這種你看不見的次序和智慧在管理這樣一個生態,而你要想控制,覺得從你自己的角度看,什么東西對你是有害的,就要消滅它,一旦這一環被打破,你破壞的是它的整個自主自治管理的系統。換句話來說,就破壞了它的本身的生命力。
《失控》可以翻譯成“無為”,它講的是在一個系統以外,我們如果企圖用自己的知識判斷去對一個系統進行干預的話,往往會帶來一個災難性的結果。任何一個東西都有自己的生命,一個人是由若干的組織系統來平衡,我們的各個臟器彼此之間是相生相克,一片草原是一樣,一個公司也是一樣,甚至是一段愛情也是一樣,你不能想象兩個不吵架的男女能夠最終結婚,這是不可能的,必然是相生相克,才能最終不是冤家,成為一種和合。
《失控》是一本講生態控制的書,卻和《道德經》同工異曲。陸廣新陸老師,作為一位醫學工作者,做了多年中醫、西醫,后來在中醫科學院工作,他召集了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哲學家一起來研究中醫,他發現中醫里面有個很有趣的觀念,就是治一個病,拿一個藥給一個人吃,并不是說這個藥把那個病菌給殺死了,而是讓這個藥或者是通過針灸等方法,調動了人身體的某種自我平衡能力,讓自己的身體和身體之間重新對話,達成一種新的平衡,這種平衡一旦達成,身體重新健康,他說從這個道理上來說,一切敵人都不值得我們去消滅,都應該讓他的敵人去消滅他,去制衡他,“小人無需對付,小人自有對頭”。
一位練太極拳高手說,認為太極和廣播體操一樣只是個健身,那就錯了,真正的太極高手可以“秒殺”,一秒鐘之內讓整個人倒在那里,他說因為我們每個人,就像一座趙州橋一樣,每一個環節都是扣合到一起的。一個太極高手,能夠迅速地找到一個人的重心點在哪里,他的扣合點在哪里,輕輕地在這里推一下,整個人就散了,他們曾經試過,在一秒鐘之內讓一個人攤倒,這才是真正的太極。
中國工商管理學院的一幫同學曾經想從佛教中學習管理的智慧,就去成都文殊院請教一位法師,這個法師提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世界上有沒有一個公司有佛教這么有體系,能延綿幾千年?”他認為管理即成就。我們從來不指定誰一定要做什么,是你想做我幫你,你不想做你就不要做。每一個人都各得所愿,有一些人根本就不想做官,他就想去做學問,那就讓他去研究;有一些人就喜歡做行政管理工作,就讓他做一些日常管理。除了自己修行之外,以成就的這種心態去管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不累,他也不累,最后這個事情大家做的也還不錯,也挺高興的。
有一回到一個朋友家里,看見他有一大盆花長得非常漂亮,他問我你知道這花為什么長這么好嗎,因為是剛買來的。為什么我們好多人花剛買回來時長得那么茁壯,后來卻把花養死,原因就是管理思路不一樣,我們養花基本上是在管理,就是用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觀念,他是在成就這盆花而不是去管理這盆花,用老子的話說,它就是“為之下”,處于花之下風,而很多人以為管理就是要處于上風,自上而下的。《道德經》里通篇都有這樣的觀念,告訴你怎么去處于下風,最后而處于上風。
很多聰明能干的媽媽,她們的兒子通常很多都很不成器,原因就在于她總認為你應該怎么樣,從她的口里你會發現一個人常常說你應該怎么樣的時候,這個人其實是有很強的“我執”的,其實是暴力控制,所以一個有智慧的媽媽,他對待兒子的時候,應該做的就是給出三種選擇,你選一個,讓小孩子從小有一種自我選擇判斷的能力。以后會有大把人會彈鋼琴,大把人會說英語,大把人會有各種技能玩電腦,但是能夠做自我獨立判斷的人微乎其微,所以迎接22世紀的挑戰對我們確實是個難題。